特斯拉为了2022年上半年的交付数字能再好看些,拼尽了全力,但却依旧输给了开挂的比亚迪。
而更重要的是,比亚迪用半年时间就卖出了比去年全年还多的新能源车,以64万辆的成绩超过了特斯拉的56万辆,第一次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的“销冠”。
为了多交付,特斯拉上海工厂在复产后全力运转,与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、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工厂、格伦海德的柏林工厂一同,创下了25.8万辆的季度生产最高纪录。
第二季度原计划之外的第5艘上海出发的运输船,也并未像往常一样将新车运抵欧洲后再通过支线交付至各个国家,而是直接开到了用户“家门口”。西班牙特斯拉官方俱乐部***Aland Bru表示,这是特斯拉第一次在西班牙港口交付车辆。
只可惜,马斯克在6月的努力还是没能追赶上王传福的速度。
,还有最近快速上涨的比亚迪海豹。 另一方面,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购车者同时手握多个订单,包括与特斯拉同价位的比亚迪、蔚小理,最终的选择取决于提车时间,而目前交付最快的Model Y后驱版,需要10-14周的时间。
即便在新能源车市场,特斯拉依然是TOP2的存在,但面对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国产品牌的步步紧逼,特斯拉的优势正在被缩小。
今年下半年,比亚迪还有海豹的交付,护卫舰05、07的发布,以及腾势D9和高端品牌新车。
相比之下,尽管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依然是销量爆款的单品,但传说中的Model 2却还连个影子都见不到,而Semi是重型卡车,Cybertruck也跳票数次,并且在中国、欧洲市场也很难成为主流。
相比“下饺子”的比亚迪,特斯拉单一车型的增长空间有限,如果没有更多产品的推出,整体销量会“吃大亏”。
上汽大众俞经民曾在采访中说:“马斯克要在2030年实现2000万的年销量,那就意味着至少要将车型增至20款,且平均每款车的年销量要达到100万辆,但全球所有市场累计起立,单车一年卖到100万辆的,几乎没有。”
如今,特斯拉的股价已经从年初的1199美元,下跌到7月5日收盘的699.2美元。相比之下,比亚迪在今年的市值已经冲到了汽车企业的第三名,上涨了14%。
尽管特斯拉仍然是学霸,但看到同学的成绩在快速追赶,也很难不会焦虑。
三、上游的竞争
比亚迪官方并未回应“登顶全球销冠”的话题,只是谦虚地表示“大家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,只是我们布局早些,核心技术掌握多些,运气好些。”
但在近两年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大环境下,比亚迪作为少数掌握了上游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,其高度的垂直整合能力在新能源车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作用,拥有了比其他车企更多的安全感与主动权。
这点或许让马斯克也心生羡慕。
他曾在今年4月发文表示:“锂的价格已经到疯狂的水平,除非成本提升,否则特斯拉可能不得不直接大规模进入开采和提炼领域 。”
